“成功故里”:香火连两岸 精神传四海

  发布时间:2025-08-25 22:56:2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悠扬古乐余音缭绕,袅袅香火情牵两岸。连日来,一拨又一拨两岸宗亲及郑成功信众来到南安,在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里久久伫立,伴着铿锵有力的祭文声,他们鞠躬行礼、献花献果、敬香祈福…&hell 。

悠扬古乐余音缭绕,成功故里袅袅香火情牵两岸。香火连日来,连两一拨又一拨两岸宗亲及郑成功信众来到南安,岸精在郑成功陵园、神传延平郡王祠里久久伫立,成功故里伴着铿锵有力的香火祭文声,他们鞠躬行礼、连两献花献果、岸精敬香祈福……

南安是神传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素以“成功故里”享誉两岸。成功故里漫步城中,香火目光所及之处,连两郑成功元素随处可见,岸精从成功大道、神传成功大桥、成功公寓,到成功小学、成功医院、“成功×号”渔船,更不用说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国姓井等众多史迹景点,可谓“三步一古迹,五步一人文”,郑成功文化早已渗透到每个南安人的日常生活中。

一位耄耋老者告诉记者,郑成功是南安的骄傲,为世人所敬仰,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两岸同胞为国家的统一而奋斗。防疫期间,“郑成功”核酸贴纸在两岸网络上走红,甚至成为“顶流”,也显示郑成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荣。2018年,“南安市郑成功故里”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如今每年到南安进香朝拜、寻根谒祖以及观光考察的台湾宗亲、游客达10万多人次。

走进郑成功文化产业园,一座高度为16.62米的郑成功雕像威武耸立,象征着“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只见郑成功左手执剑、右手握海图,目光坚毅地守望着台湾海峡,守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面朝大海的石井郑成功庙,是两岸同胞祭拜郑成功的祖庙。庙宇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由当地宗亲和台湾100多座宫庙共同捐资兴建,是两岸同文同种、血脉情深的又一见证。远远望去,这座三进宫殿式双回廊大型庙宇错落有致,巍峨壮观。

“疫情前每个月都会有几批进香信众前来朝拜,其中,不仅有来自台湾地区的宗亲和信众,还有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游客。郑成功信俗已经成为联结海内外华夏儿女的一条精神纽带。”石井郑成功庙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延平郡王祠是石井另一处重要涉台文物,台湾所有奉祀郑成功的庙宇及各地郑氏宗亲会都视此处为郑氏祖祠发源地。祠堂坐西南面东北,抬梁式木结构,大殿三栋二进,蔚为大观。步入殿内,抬头可见前梁悬有“忠臣”和“三圭世”匾额各一,依栏凭吊亦可充分领略郑成功的文治武功。值得一提的是,殿内墙柱题有一副慷慨激昂的楹联,系清康熙帝亲书挽联,读来更是发人深思:“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短短32字将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千秋伟业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由石井延平郡王祠、郑成功庙联合申报的非遗“闽台郑成功信俗”于今年2月顺利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名录。“闽台郑成功信俗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祭典、请神、巡境、闽南传统‘中秋博饼’习俗等,对于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及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作用。”石井延平郡王祠管委会主任郑新新说。(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 Tag:

相关文章

  • 这个世界不再相信大冒险了吗?丨记者手记

    《鱿鱼游戏》 相关报道详见《为什么影视、动漫和游戏的“大逃杀”越来越流行》曾受日本动画影响的中国80后90后,都能说出自己受优秀日本动画作品滋养的故事,无论是《攻壳机动队》提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问,还
    2025-08-25
  • 纯碱市场早报,期货知识

    昨日纯碱主力合约2305震荡下行,收于2808元/吨,下跌51元/吨,跌幅1.78%。据昨日隆众资讯数据,本周纯碱产量60.20万吨,环比减少3.42%,纯碱库存27.95万吨,环比+2.38万吨,涨
    2025-08-25
  • 集美大学5月16日起安排学生分期分批错峰返校

    东南网5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林歆刚)根据关于返校复学工作的通知,结合厦门市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集美大学定于5月16日起安排学生含研究生和毕业年级本科生)分期分批错峰有序返校。据悉,集美大学将根据具
    2025-08-25
  • Fendi携手短道速滑冠军林孝埈及MAD建筑事务所

    在时尚与建筑跨界合作的浪潮中,Fendi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的视野与创意。近期,Fendi特邀短道速滑运动员林孝埈,共同演绎与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及其创立的MAD建筑事务所联袂推出的全新合作系列,这一举动为
    2025-08-25
  • 天下晨間新聞 電動車爭霸,中國龍頭企業參戰|天下雜誌

    電動車爭霸,中國巨頭參戰。川普都要卸任了,此時彈劾他有什麼差?很有差!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2025-08-25
  • 科技力量为防灾减灾注入新动能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了守护百姓安全,在排查风险时防微杜渐,在灾害发生时挺身而出,他们就是应急管理工作者。6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应急管理
    2025-08-25

最新评论